馬年回憶錄

馬年回憶錄終於在2014/12/25響起叮叮噹的日子下筆了~
會快馬加鞭追上羊兒的腳步嗎?
只能說儘量囉~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講座-小林平埔部落的形成與文化

今天這場傷痕記憶-八八風災中的平埔族群特別講座
-小林平埔部落的形成與文化
主講的高苑通識中心簡文敏副教授
其因負責學校民族文化館的建置,而投入研究西拉雅文化,
近10年來以屬於西拉雅的大武壟社的小林村為研究基地,
昨天還參與小林村的遷村會議.
今天來的聽眾頗多,還有家長帶著念國小的小朋友一起來,議題主要內容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小林,關懷小林,
正視平埔族群的文化傳承問題,為平埔族群文化傳承而努力...
講者為高苑科技大學通識中心簡文敏副教授,
中央社對於這場演講的介紹寫的很詳盡,全文照錄如下:
簡文敏長期研究小林平埔部落,他語重心長的表示,
為承續南島語族多元型態的文化能在臺灣長期發展,
政府相關單位應該要儘速推動平埔族文化保存計畫,
落實更完善的維護與傳承.
他進一步說明,小林部落位處於高雄縣甲仙鄉淺山地境,
(翻拍自簡文敏先生投影片)
處在玉山山脈與阿里山山脈之間,
楠梓仙溪左岸狹小的充積地,
與五里埔、南光、錦地與埔尾等小聚落組成小林行政村,
(翻拍自簡文敏先生投影片)
與一般村落相似,前後各有一座土地公廟,是部落的地界;
部落的中心是北極殿公廟,廟後方道路兩旁的屋舍,
參差數棟二、三樓透天新式水泥建築,
大部份的屋舍空間配置與排列相當整齊畫一,
各戶都留有寬敞前庭,

(翻拍自簡文敏先生投影片)
是日治時期統一分配的規畫,當時每戶分配建地近五釐,
田、埔地合計約一甲五分,集住而成基本形態,
加上戰後漢人與後代繁衍接續移住,
形成以台21縣道為中軸,屋舍群分列兩側的風貌.
小林屬於山林小部落,可耕地面積有限,
早期居民以游耕、採集、與狩獵為主要生計方式,
但是這樣的生活型態在日本殖民政府開發山林的政策之下,
形成激烈的衝突.
(翻拍自簡文敏先生投影片)
因此日治期間陸續發生1904年四社寮事件、
1915年噍吧哖事件(又稱甲仙埔事件)、
1937年小林事件(又稱江保成事件)等.
而因為「八八水災」嚴重受創,
讓許多學者憂心從此成為絕響的「小林夜祭」,
特色是藉著自體的實踐歌舞歡樂來愉悅神靈,有神我同體的傾向,
因此在唱唸祭品之後,通常即是進入所有參與者的牽戲,
歡樂到天亮.

跟一般漢人民間廟會時,
通常是由信徒出資聘請藝團,如歌仔戲、布袋戲
、電影等表演酬神,

祭祀的目的通常在取悅、崇敬神明的同賞性質不同.
小林地區平埔族人傳統神靈信仰,一般被視為祖靈型式.
目前小林平埔部落的祭典,
主要以農曆九月十五日太祖夜祭為主,

農曆三月十五日的禁向,已停止舉辦.
太祖夜祭大體上仍依照早期的形式.
農曆九月十五日清晨上山砍向竹,
村民合力幫忙製作公廨各項器物,
如向竹、向笴、三色布、頭圈、竹刀等「換新」並祭拜. (翻拍自簡文敏先生投影片)
下午,村民攜帶肉酒、嘪(糯米作成)、檳榔
、香煙等祭品前來祭祀太祖,

之後祭品擺放在另一廣場,讓參與的來賓與族人一起共食品嚐.
(翻拍自簡文敏先生投影片)
夜間則是進行聯合公祭與牽戲.在夜祭牽戲時,
信眾從公廨左門進入,繞往中柱後方,稟告太祖後
(以前是以唱曲說明準備的祭品及公廨建蓋情形),
再由右門出,到廣場繞圈唱跳...


除了中央社報導的內容外,簡老師在回答聽眾問題時提到(翻拍自簡文敏先生投影片)
有人稱西拉雅為拜壺民族,他認為那壺只是祭祀用的器物,
並提到另有一說他們拜的對象其實是壺裏的水.
又提到獅子是漢民族的宗廟文化,
簡老師認為其之所以會出現在此平埔族的公廨
是平埔族人借用漢人的東西來加強祭祀,而非漢化.
平埔族人和其他原住民一樣,非常的好客,
有閩粵人入藉變番的融合力,
即來到他們土地上的人,不管打那來,
一旦定居下來,都會被他們視為自己人,
但也因他們喜好分享的習性,以致没有什麼儲蓄的概念,
以致常常淪為經濟弱勢,
(翻拍自簡文敏先生投影片)
即便如此,他們仍生性樂天,
簡老師說在重建會的場合還看到許多村民們
彼此講冷笑話開玩笑...
衷心希望政府能妥善安置他們,
他們也能儘快安頓好一切,
永保這種
'即使刀子架在脖子上,
也要快樂來唱歌'
的樂天與勇氣!!

2 意見:

Sophie 提到...

想到整個小林被滅村真的就覺得好慘啊!看到這些真是令人感傷。

菜鳥馬咪報告 提到...

如今也只能希望小林村的悲劇能喚醒國人更重視環境保育.
也只能希望倖仔的災民仍能樂觀勇敢面對未來.
也只能阿Q的說幸好有不少學者志工先前已投入不少時間研究平埔族/西拉雅民族,留下不少文獻...

熱門文章

 
TEMPLATE HACKS AND TWEAKS BY [ METAMUSE ] BLACKCAT 1.1